close
北京故宮對文物進行「無損害分析測試」時,遭儀器擠壓,文物當場碎裂。相對之下,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作業縝密,台北故宮表示,文物進行無損害分析測試時,儀器檯面要穩固,盡量不要移動,非不得已,最好用「手動」確保安全,把意外發生機率減到最低。(陳映竹報導)
繼失竊案後,北京故宮再度出包,一件珍貴的宋代哥窯瓷器,進行無損害分析測試時,因為人為測試疏失,導緻儀器內的樣品台上升距離過大,瓷器受到擠壓而損壞,這些事故暗示著北京故宮文物管理存在嚴重問題。
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修護作業與科學研析十分嚴謹,故宮登錄保存處長嵇若昕指出,故宮的「無損害分析測試」檢測人員除了要有科技背景,也要有中國文物歷史知識。進行檢測時,檯面要穩固,攝影焦距就會自動監測,基本上不會動到文物或檯面,非不得已不要移動文物。如果要動,速度要慢,以手動為主,便免電動失誤。
嵇若昕說,目前故宮共有兩位無損害分析測試檢測人員,現場至少有四人在場,把意外發生機率減到最低。並非所有文物都需要進行檢測,主要為了了解成分,判斷年代,作為研究的基礎參考。

全站熱搜